2025年2月12日,華為總部迎來了一場高規格“頂流聚會”。會議邀請到了包括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等七位,當下科技創新賽道的領軍人物,與任正非展開深度對話。
據悉,會上任正非強調“企業不是要大,也不是要強,而是要有持續活下去的能力與適應力?!闭缱詣摿⒅两瘢?span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30多年來華為為了實現長期發展,一直在通過不斷跨界去適應加速變化的市場和復雜國際局勢。
作為深耕大健康產業20年的跨界戰略倡導者和構建者,凱納咨詢每月聚焦重點企業進行市場案例分享。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通信行業巨頭華為的跨界創新。
最新數據顯示,華為2024年全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同比增長22%!華為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持續的產業多元化跨界布局。如今,華為旗下主要有八個板塊: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ICT基礎設施產業、終端業務、云計算、數字能源、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和海思(芯片),完整覆蓋了軟硬件,2B和2C市場,其范圍之廣已經遠超蘋果、微軟等世界知名企業,正在構建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下面就聚焦兩個行業來看下華為的跨界。
1、華為手機:從翻蓋到最新三折疊引爆海外
2月18日,華為在馬來西亞發布了全球首款三折疊手機——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這讓華為備受關注,就連日本《日經中文網》都發文:“制裁6年后,特朗普重回白宮,華為也復活了!”
從2003年開始綁定運營商做低端機,2018年華為憑借2.5億臺的手機出貨量登頂全球第一,再到被美國制裁導致智能手機無“芯”可用銷量暴跌。如今,華為通過自產芯片和研發鴻蒙系統等,終于突破封鎖。2025年1月國內手機銷量排名中,華為重回國內第一市場份額19.3%。
為何華為能實現絕地反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華為具有戰略定力。三十多年來始終緊緊圍繞ICT(信息與通信)領域來發展,才能創造今天的成績。對此,凱納咨詢創始人沈國梁先生在《跨界戰略》一書中強調“戰略定力是經營者在錯綜復雜形勢下為實現戰略意圖和戰略目標所具有的戰略自信、意志和毅力?;谌中?、根本性和長久性的穩定優勢和實力,戰略定力能為戰略執行明方向、辨正誤、防偏差。唯有戰略使命明確,才會促使經營者堅定的組織各種資源,匯聚各種力量去執行戰略。”
2、華為創“界”:華為“不造車”,助力車企造好車
近期,上汽集團與華為簽署協議,共同打造面向年輕市場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品牌“尚界”,這是除了問界、智界、享界、傲界之外,華為攜手車企打造打造的“第五界”。
為何跨界汽車行業后,任正非一直強調:"華為不造車,但要讓車企造好車。"其中有很重要的兩個原因:一是基于品牌考量,提起華為雖然大眾會想到科技與品質,但是跨界到完全陌生的汽車領域后消費者是否愿為品牌買單存在不確定性;二是技術積累的考量,華為車控系統雖有領先優勢,但還不具備不可替代性,同時其他車企經過幾十年甚至百年積累,在硬件方面已建立了一定的技術壁壘。
更多行業觀察文章和戰略咨詢案例資訊,請關注凱納戰略咨詢官方網站http://www.ksyude.com;凱納營銷咨詢集團,中國十大策劃機構,跨界戰略引領者,云南白藥牙膏全案戰略咨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