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和生態,是華為成功跨界的兩大核心支撐力。
1、持續技術創新力,全球遙遙領先
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曾表示,以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現在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一定要比對手跑得更快才行?!澳闵晕⒙稽c,可能就被別人淘汰了?!?/span>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跨界業務跑在別人前邊?為此,華為堅持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在過去的幾年中,華為持續加大投入,無論是在5G、人工智能、云計算,還是在智能終端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能在全球技術封鎖與競爭中逆勢崛起,一方面是持續的研發投入和超前的技術儲備,過去12年,華為投入了超過13000億元的研發資金,形成了20萬件全球專利,這些“護城河”保障了華為在技術領域的絕對競爭力。
得益于企業的憂患意識,華為還打造了“備胎計劃”。原來早在遭遇美國全面打壓的前幾年,華為就已經開始進行技術自研,構建了一整套自主可控的產業鏈。鴻蒙操作系統、麒麟芯片、華為云服務等技術,正是在這一戰略眼光下逐漸成長,這也成為今天華為能逆風翻盤的關鍵底牌。
2、生態體系構建力,帶動系統、產業升級
華為成功背后,還有一套完善的生態系統。它不僅是一家通訊設備制造商,它更像是一個綜合性的科技平臺。通過不斷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形成一個開放的生態圈,讓不同領域的企業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相互協作,共同創新。
· 應用系統生態
在華為打造的鴻蒙系統上,目前已有超過20000個原生應用及元服務上架,覆蓋18個垂直領域,系統生態已初步形成。僅用一年,鴻蒙就走完了IOS和安卓十幾年的路。同時,鴻蒙的出現也打破了國外操作系統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壟斷地位,推動整個國產手機行業向更加開放、多元的方向發展,促進不同廠商之間的合作與競爭。
· 汽車產業生態
華為在汽車業務上堅持“平臺+生態”戰略,構建生態圈,攜手車企加速汽車產業智能化,“幫助車企造好車”。
板塊布局方面,華為在智能電動、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ICT相關領域提供解決方案。在賦能汽車產業升級方面,華為的鴻蒙系統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生產設備、智能終端的互聯互通,助力車企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
· 數字健康生態
華為運動健康全線戰略,將硬件、軟件平臺及數字健康服務進行優勢整合,形成了以智能可穿戴設備為核心的運動生態圈。其中,可穿戴設備位于整個構建的最底層,其上是鴻蒙系統,第三層是華為的數據平臺,第四層則是華為運動健康App,通過這種模式,讓用戶體驗端到端的閉環服務。
華為的產業跨界成功表明,聚焦核心業務領域,培育核心能力,將研發、人才和價值觀等核心要素打牢,再對核心業務進行延展跨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就是在這種模式之下,華為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也從通訊巨頭變成能萬物互聯的智能科技巨頭。
更多行業觀察文章和跨界戰略案例資訊,請關注凱納戰略咨詢官方網站http://www.ksyude.com;凱納營銷咨詢集團,中國十大策劃機構,跨界戰略引領者,云南白藥牙膏全案戰略規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