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跨界認知誤區:過于強調跨界而忽略品牌主業發展。
從企業做大做強的戰略高度看,多元化之路是企業迅速發展的一個捷徑。多元化發展的初衷,是希望為公司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降低依賴單一業務所帶來的風險。但是,某些企業在多元化發展中容易陷入舍棄主業的誤區。
● 曾經的“牙膏第一股”兩面針,近年來主業受到“冷落”,跨界紙業、旅游用品、醫藥等多個版塊都未發展起來,導致連虧十幾年。
● 曾與雙匯爭雄的雨潤,跨界地產、物流、旅游、金融等諸多領域發展不順拖累主業,
2024財年年報顯示歸屬母公司凈虧損3857萬港元,而雙匯則緊緊圍繞肉制品的相關行業跨界,創造了超900億市值。
多元化沒有錯,錯在盲目多元化。“帕卡德定律”指出:一家卓越的公司之所以會消亡,往往因為機遇太多,而不是沒有機遇。我們在跨界前,還要做到兩個避免。
1)避免“階段性短視”。通過在主業上約束,有助于規避階段性短視,去跟風進行不能帶來長遠增長的業務跨界。
2)避免“管窺效應”。《稀缺》一書提出:注意力過度聚焦會導致判斷力下降。在跨界時,聚焦主業也需要對度的把握。
曾經跨界多元化導致主業服裝板塊逐年下滑的雅戈爾,其董事長如今也多次表示,“必須‘歸核’,原來是三條腿同時走路,現在是服裝一業為主,投資和房地產為副。”
想要做個好品牌,那企業在跨界時需注意以下三點:
1)企業多元化跨界發展的前提是要守住主業,實現主業的突破與成長;
2)跨界初期最好選擇與主業強關聯的行業,好比海爾的擴張,而兩面針步子邁得就太大了;
3)跨界時不宜走的過快,小心資金、人才、資源等跟不上。
更多行業觀察文章和跨界戰略案例資訊,請關注凱納戰略咨詢官方網站http://www.ksyude.com;凱納營銷咨詢集團,中國十大策劃機構,跨界戰略引領者,云南白藥牙膏全案戰略規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