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微掃描】
根據數據預測,到2022年,我國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現階段,中國的大健康產業,藥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依然是主體產業,市場占比高達50.05%。由于中國的龐大人口基數和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劇,進一步釋放醫藥市場空間。不斷攀升的市場占比導致醫藥產業成為市場資本的香餑餑,讓不少互聯網企業紛紛跨界意求分一杯羹。從打造智慧醫療服務閉環的阿里巴巴,到廣撒網多撈魚的京東,再到“軟硬兼施”的小米,讓我們看到了科技賦能和互聯網+新時代背景下,醫藥產業發展的更多跨界可能性。
【跨界納觀點】
互聯網企業跨界醫藥產業,其共性是基于技術、資源等自身核心優勢搭建企業生態產業鏈,但是由于不同企業所掌握的資源、品牌價值優勢等各方面的差異性,導致了其跨界醫藥在渠道布局、業務板塊分布等各方面的不同。
一、京東:多元醫藥渠道布局,廣撒網多撈魚
隨著醫藥分開的落地完成,打破了傳統以藥養醫的路徑依賴,在渠道上也打破了長期以醫院藥房為主的單一藥品輸出口,第三終端迅速崛起。并且依托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通過網絡數據進行引導,讓線上電商逐漸成為醫藥快速發展的新途徑。
采用多元渠道布局的方式,可以讓產品高效觸達到不同目標人群,并實現快速的產品和品牌曝光。京東跨界醫藥具體可分為京東大藥房及三方平臺、京東互聯網、智慧醫療和藥京采四大業務板塊,通過多元渠道的拓寬和布局,逐漸構建起醫藥疏通網絡,提高從“醫”到“藥”的雙向流通效率。具體可以表現為以下四種:1.線上:平臺+自營:通過京東大藥房及三方平臺,貫通上下游產業鏈。2.線上+線下:通過到家o2o進行線上獲客,線下連接實體藥店進行藥品配送服務。3.B2B: 以藥京采為平臺,將企業進行連接,為第三終端提供藥品采購服務。盒馬生鮮新零售模式的成功告訴我們,線上和線下各有優劣勢,只有將二者相結合才能夠迸發出強大的新零售效力。京東在醫藥領域的多渠道布局,一是發揮自身在電商渠道的優勢,二也是鎖定90后與00后網絡原住民的視野,結合線下渠道為更多人群提供醫藥產品購買的多樣化渠道選擇和實地場景體驗消費。
二、小米:依托自身品牌核心優勢,實現新醫藥生態產業艦隊的構建
今天的小米,一面在手機上熱點不斷,一面又在醫療板塊動作頻繁,從手機到醫療,讓我們看到小米生態拼圖的逐漸完善。那么小米醫療布局又是怎么樣的呢?
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小米跨界醫藥健康主要有以下2個特點:
1、通過“內生+投資”的方式,以投資為主線,周邊互補企業合作為輔,構建小米生態,通過硬件數據反饋到提供軟性服務,打通從硬到軟生態鏈路。
2、以智能硬件為主,醫療服務為輔,覆蓋可穿戴醫療設備,運動健康、睡眠健康、孕婦管理和養老等不同群體不同功能多個大健康細分領域。
多元跨界是建立在自身核心優勢的基礎上,是對自身核心價值資源的延展以及再度挖掘。小米是做手機起來的,其在智能硬件上的技術優勢為其跨界醫藥打下了很好的競爭基礎。在跨界醫藥中,小米主要以醫藥智能硬件為主,打通從硬件到軟服務生態鏈路,是小米技術優勢在醫藥細分領域的具體延伸運用以及市場實踐。
三、阿里巴巴:以患者為中心,打造醫療服務閉環
相對于其他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跨界醫療的步伐邁得比較早,從AI輔助診斷應用“醫療大腦”,再到醫療AI產品doctor you,最后到宣布共建ET醫療大腦2.0,阿里通過技術賦能,搭建起智能服務系統,連接醫藥和患者兩端。在健康管理方面,阿里通過互聯網醫院、疫苗服務平臺、健康指數等,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系統;在醫療產品上,通過產品可溯源技術,構建一個杜絕假藥的追溯生態系統。在醫藥不斷開放的市場環境下,消費者從醫藥消費的被動接受方向主動選擇方角色轉換,以患者為中心,打造醫療服務閉環是釋放醫療市場潛力的關鍵。
【跨界眾家評】
醫療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近幾年科技公司紛紛加緊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布局,旨在用互聯網技術賦能醫療產業,覆蓋智能醫療設備、醫藥O2O、醫療人工智能、醫院等多個領域。
——36氪
未來人類的健康應該更多來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對疾病的預防,而不僅僅是在患病后去尋求治療。
——搜狐
解鎖醫療黑科技,提升用戶場景的體驗感,讓用戶對產品形成記憶,就要保證場景與用戶息息相關。
——數英網
更多大健康行業洞察文章和產業資訊,請關注凱納咨詢官方網站http://www.ksyude.com;凱納營銷咨詢集團,中國十大戰略咨詢公司,跨界戰略引領者,云南白藥牙膏品牌策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