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理論,國人已經實現從生理需求向安全需求等更高需求層次的跨越,消費意識從“吃的少”到“吃得好”,再升級到如今的“身體好”階段。國人健康消費意識的覺醒,對“快餐化”食品帶來了不少的沖擊。以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例,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中國快餐行業的市場份額已由高點時的約57%(兩個品牌分別占17%和40%)下降至約37%(兩個品牌分別為13%和24%)。
面對逐漸被邊緣化的市場困局,“快餐”巨頭也緊盯輕食這股東風,意圖續寫“王者歸來”的傳奇。以肯德基為代表,其在杭州開了一家名為“KPRO“的店,整個的店面改變以往的紅色主調,用黑色和綠色點綴,主打清新調性。在產品上,拋棄了可樂和炸雞,主打沙拉和飲料甜品等輕食。肯德基這次跨界時下流行的輕食走了一條以往不一樣的道路,在產品定位和人群定位上都在往健康食材、品質生活和白領的方向去走,擺脫“快餐化”的標簽,重塑綠色健康的品牌形象。無獨有偶,定位為中低端的沙縣小吃也在改變以往的接地氣風格,承接蒸餃、素面和套餐等中國傳統輕食產品,結合空間的改造,給消費者傳達簡約、精致的品牌形象。還有吉野家在臺北推出的“輕食概念店”,菜單上沒有招牌牛肉飯和照燒雞排飯,取而代之的是有機食材和精致的烹調食品。無論是肯德基還是沙縣,傳統品牌的定位在時代變遷之下,已經逐漸和消費需求錯位,因此把握時代健康需求的主旋律,進行跨界創新,無疑是尋求自我突破的明智選擇。
更多行業跨界戰略微觀察文章和戰略定位案例資訊,請關注凱納咨詢官方網站http://www.ksyu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