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同仁堂國藥實現15.14億港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9.6%,經營利潤為6.98億港元。從護膚品領域的小試牛刀,到向代餐餅干和新式茶飲等快消品的發力,同仁堂開啟多元產業的橫向戰略跨界,開啟向大健康產業逐步深耕轉型的發展新里程,其成功背后,離不開對核心優勢的依托。
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差異性和獨特性,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和復制。以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基點的大健康跨界,能夠確保企業在多元化擴張中提高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同時也推動企業在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共享中,實現市場的品牌溢價性回報。
藥企跨界,并不是廣撒網就能撈到“魚”,一切要以核心競爭力為軸心進行產業延伸。以國外玩具品牌樂高為例,在樂高發展期間,由于脫離核心競爭力的牽引,向主題公園和服裝等多領域跨界,一度將樂高推至破產的邊緣,直到最后回歸核心競爭主業才發展成如今的玩具帝國。對于北京同仁堂來說,其一直以來的草本原料優勢和悠久的文化積淀是別人無法比擬的核心優勢,這也為健康的產品力打造構建了差異化的優勢。利用七白草本為原料的美顏面膜粉,銀耳提取物的補水面膜,白芨為主料的精華液等等,養生堂將天然草本的功效與美妝進行了巧妙的融合。12味草本精萃的草本洗發水,用蘆薈鎖香的香皂以及以草本為基底的彥悅山新式茶飲等等,同仁堂以自身的天然草本供應優勢為主線,貫穿多元產業,達到“形散神不散”的聚合力,從而構建穩固而抗沖擊的生態產業鏈堡壘。
更多行業跨界戰略微觀察文章和品牌策劃案例資訊,請關注凱納咨詢官方網站http://www.ksyude.com